为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水平心理自助与助人能力的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级网络体系,江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4月下旬开展了对2014级心理保健委员及朋辈心理辅导志愿者的心理教育培训。
4月20日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庄濛杰老师为培训班同学作《大学生职业规划》专题讲座。讲座伊始,庄老师就“什么是生涯”、“什么是规划”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测试,通过讲解“大学生生涯发展的过程和特征”强调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介绍“未来10年我国需要的人才类型”。随后,庄老师从了解自我价值观、目标设定、自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职业规划的建议。
4月21日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万伟老师给同学们了作了生动的《培养情商,品味幸福》讲座。万老师从人的四种基本情绪——喜、怒、哀、惧入手,讲解了情绪的定义及来源,在分析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情商的概念,阐释培养情商的六种方法。随后,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万老师还列举了大学生常见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让培训班同学能及时了解自己或者周围同学的心理状态和变化,学会自我疏导和帮助他人。
4月23日晚,校医院沈力晔医生作《大学生青春健康指导》专题讲座。沈医生首先以幽默风趣的话语介绍了恋爱的定义,由此延伸到失恋、分手问题,告诉同学们分手的注意事项以及分手后调适心理的方法。最后,沈医生又讲解了性教育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受益匪浅。
随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心理保健委员及朋辈心理辅导志愿者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培训。通过系列培训,同学们了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掌握朋辈辅导技能技巧,提升了自助助人的能力,将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