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活动背景: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后期,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尚未成熟之间的不同步,给大学生带来种种困扰。本次心理活动以“心灵之激荡青春之舞曲”为主题开展心理班会,以“聆听抗战故事 继承革命传统”为主题再度探访干休所,在三月心理健康教育周氛围下结合法学院实际,对法学1302班的同学们的心灵成长和行为习惯做出正确的引导。
二、 活动情况:
(一)心理主题班会——“心灵之激荡 青春之舞曲”
班会正式开始前,由心理委员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向大家简短的介绍了一下本次心理主题班会的活动主题、流程、目的及意义等。本次班会分为三个环节: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同学们由明星家庭联想到自己的家庭,回忆未离家时与父母的点滴,感受父母无私的爱,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秘密传递环节。一方面调动了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希望通过这个众人游戏,让全班同学一起参与进去,收获快乐,增强同学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增强班级凝聚力。
(2)故事分享环节。通过同学们对友情故事的分享,把快乐传播给每一个人,让同学们多倾听,多了解;同时让同学们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友情故事,领会友情的真谛,思考如何经营友情。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斗唱爱情歌曲。通过做游戏的形式,帮助大家消除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的紧张感和郁闷感,让同学们能够始终保持开心愉悦的心情,同时引出“爱情”环节。另外,分小组进行的方式,可以增进班级的融洽度,让大家在一起享受班级大家庭的热闹与温暖。
(2)表演爱情话剧。由本班同学亲自表演情景剧,内容现实,形式幽默,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认清爱情的真谛,看清爱情现实的一面,学会如何正确处理男女关系。
(3)交流恋爱心得。请班级里正处于恋爱期的同学与大家分享关于恋爱的心得体会,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大学中的恋爱。
(二)重访干休所——“聆听抗战故事 继承革命传统”
再度探访干休所,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同学们认真地聆听了施老的抗战故事,耐心地接受了施老的教导,感受到革命时代红军的艰苦奋斗,认识到现在的和平昌盛是革命先辈们用血汗换回来的,我们更应珍惜。在讲完施老的烽火岁月后,他还就现今的环境问题、旅游文化、社会道德问题与同学们积极交流。最后,施老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殷切期盼。
三、 活动效果:
(一)心理主题班会——“心灵之激荡 青春之舞曲”
1、形式多样,避免冷场。
在心理主题班会开展的过程中,不仅有情景剧表演,还穿插了许多活动,包括心理测试及小游戏等,形式丰富多样,使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达到了学习、交流、沟通和调节心态的目的。
2、主题明确、衔接自然。
本次心理主题班会以亲情、友情和爱情三部分贯穿班会全程,这三个版块从不同的角度让同学们了解如何与父母、同学以及异性正确相处,认识到要好好珍惜大学生活,用心去体味大学生活中的点滴快乐,珍惜当下。正是由于这三个板块的相互衔接,使得本次班会的主题更加突出形象,获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同学们也表示从本次班会中学到很多,感触很深。
3、准备充分,效果明显。
班会前,心理委员和各班委搜集了大量知识,为班会成功召开做好充分的准备。班会中,通过各个环节,同学们对于亲情、友情及爱情都有了更好的认识。同学们反映,这样的心理主题班会使他们更好的认识到了自身的心理状况,并且能够了解更多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开发潜能,笑对人生中的挫折与成功。
(二)重访干休所——“聆听抗战故事 继承革命传统”
1、学院重视,宣传到位。
学院分团委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积极发动本院学生广泛参与的同时还亲自带队,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各班委也积极展开宣传活动,号召同学们踊跃报名,积极参与。
2、促进交流,意义非凡。
将探访干休所作为班团活动,于班会之后组织大家进行,既是对心理主题班会的有益补充,又使同学们感受当年老红军爷爷的革命风采和老一辈人的革命精神。
四、 活动意义:
本次心理主题班会的举办,使全体同学都增强了“班级”意识和班级荣誉感,对“班级”一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让同学们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大学生活的快乐与美好,并学会了如何处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关系。
班会后重访干休所的活动,使同学们的心灵又一次得到提升,聆听老红军爷爷的故事让同学们感触很深。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即将撑起祖国未来的大学生,不应该碌碌无为,而应时刻努力奋斗,如施老期盼的,铭记历史,继承民族传统,做一个有灵魂、有血性、有品德的大学生,为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而努力。
心理主题班会
重访干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