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疾病的认识,确定10月10日为 “世界精神卫生日”。 今年是第2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更加强调了心理健康对于个人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
一、精神卫生知识宣传
1、什么是精神卫生?
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做出贡献。
2、有人说身体健康不算真正的健康,对吗?
对。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科学研究已经发现,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心理因素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类疾病被统称为心身疾病,如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厌食症等。
3、当前的精神卫生状况如何?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精神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精神障碍是自杀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我国约有1.73亿成人患有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重度精神病患者超1600万。专家特别提醒:精神疾病并不可怕,患上精神疾病,要积极治疗,不妨告诉自己:“我只是情绪感冒了,现在很痛苦,但只要治疗一下就会好的。”
4、人为什么会得精神疾病?
目前,人类还没有明确了解发病机制,它和遗传因素、生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很多因素有关。总体而言,大脑功能紊乱导致了精神活动失去了正常情况下的协调性。
5、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计。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
(5) 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学习、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在符合集体的要求下,能积极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6、如果你的同学出现心理异常,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他?
(1)试着跟他沟通,做一个好的倾听者,给他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2)尽量理解他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批评和教导他。
(3)心理异常反应超过2周以上,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也可以陪伴他去。如果是严重的心理异常,如精神疾病发作、有自杀倾向等,要立即采取措施:首先要尽可能安抚他的情绪,试图跟他讲话,了解原因,分散他的注意力;其次避免自伤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如清除对方身边的刀、针、绳索等;最后迅速跟辅导员老师、校医院、保卫处、心理咨询中心联系。
二、“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传播,引导师生关爱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于10月10日举办心理咨询及心理知识普及活动,欢迎同学参与。
时间:2015年10月10日(周六)8:30——11:30 13:30——16:30
地点:笃学楼2楼(北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东侧)
内容:现场咨询、心理测试和发放心理健康宣传册